有人很喜欢看书,但总是被当作是“不务正业”,因为看的都是小说,除了说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增加一些谈资,陶冶一下情操,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有人喜欢看书,但总是被认为看得是“闲书”,因为看完后就忘记,花费了时间,却一无所获。
其实,爱看书,不代表会阅读,会阅读,不代表会变现。
这里注意,我说的变现,和现在一些广告中所说的变现不同。很多广告中所说让阅读变现,是把阅读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然后换取稿费。
这只是属于一类人的变现。我说的变现,是适合所有的人变现,那就是把阅读到的内容,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个性,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内在财富,使自己全方位增值,成为一个值钱的人。
在Mobile Factory股份公司独立董事、一桥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兼任讲师山口周的著作《阅读变现》中,给出了这样阅读变现的诸多方法,其中有三点,是打破我们认知的。
今天单独拿出来,和大家说一说。
1、想要收获,就读这两种书
对于成年人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所以要有选择性地读书。
不管是不是热爱读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山口周提出的这两种书:商务书和通识书。
为什么读这两种书呢?
山口周在《阅读变现》中是这样解释的:
“只有当这两类书聚在一起时,才能够产生‘拥有某个人特性的知识成果’。”
商务书就好比“常规演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掌握到一些基础的知识。这类书都是很深奥的,所以我们不用读太多,选择几本著名的就可以,然后再读到看不懂的地方时,可以跳出,因为你不会只读一遍。
如讲经营战略、市场运营的一些书籍,想要有更好的提升,就一定要去读的。
通识类书籍就像是“自由演技”,在商务类书籍阅读的基础上,通识类书籍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
这类书可以广泛阅读,如哲学类、历史类、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相比商务类,这类型则要浅显一些。
2、好的阅读,是以“遗忘”为前提的
在阅读书籍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一定要记住点什么,才觉得是有效阅读。
其实不然,真正好的阅读,并不是依赖记忆的。
如山口周在《阅读变现》中所说:
“只依赖头脑中的记忆去进行知识生产,你的输出能力会变得非常孱弱。”
那应该如何去储藏这些信息呢?
山口周提议,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信息想象成“鱼”,把世界想象成“海”。
然后制造一个鱼笼,把这些代表信息的鱼放在其中养起来。
(其实就是摘抄)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遗忘了。
3、减少阅读中的“闲置时间”
顾名思义,所谓“闲置时间”,就是生活中那些“懒懒散散,什么都没有干”的时间。
减少这类型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尽量同时阅读大量的书籍”。
这也是我们常常会进入误区的地方。
比如我之前看书,一本书没有看完,再去读另外的书,会觉得是没有耐心和恒心。
但是山口周在《阅读变现》中提出,同时阅读10本以上的书,可以提高你的运转率。
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在闲置的时间里,挑选到一本符合当下心情的书籍,然后一口气读下去。
如作者所说,他同时在读的书,有一百册以上,有的书是跳读,有的书上次阅读,可能是三年前,有的书,则是通过另一本书延申而来的。
这个方法我很认同,因为我本人就会有正在看一本书,但突然不想看得清空。
比如说我本来在看一本很深奥的小说,这本书需要静心阅读,但我现在只有半个小时的限制时间,我不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这本书,因为我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就得立刻叫停。
如果我同时进行多本书阅读,那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看一本浅显、容易拿起也容易放下的书。
这样,这半个小时的闲置时间就不会浪费了。
话不多说,我要继续阅读书籍去啦!
西班牙国家德比,世界足坛最伟大的对决之一。北京时间4月11日凌晨,西甲第30轮,皇马主场迎战巴萨。本泽马和克罗斯连进2球,明格萨为巴萨扳回1球,卡塞米罗染红,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