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吕布这么差的人品,老天爷也还是给机会的。很快,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掉到了吕布面前——有两个人主动来找他,要请他去当兖州牧。
这两个人,一个是曹操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儿、陈留太守张邈,另一个是曹操帐下谋士、前不久让曹操当上兖州牧的陈宫。
是的,就是曹操最信任的这两个人,联手背叛了他。
本文摘自王觉仁著《三国不演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邈和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轻的时候,张邈和曹操、袁绍都是非常要好的哥们儿,他们都崇尚游侠,追慕古人的尚武和侠义之风。然而,自从袁绍当上盟主之后,骄矜之色溢于言表,昔日的义气更是荡然无存。张邈看不惯,经常当面指责他,口气还很严厉,让袁大盟主很没面子。
袁绍因此怀恨在心,就暗中叫曹操杀了他。曹操当然不肯,说:“孟卓(张邈字)是兄弟,就算有不对的地方,也该包容。如今天下未定,怎能自相残杀?”
曹操是真的把张邈当兄弟,这话一点都不违心。比如他之前要去打陶谦,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就叮嘱家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你们就去投靠孟卓。”等到安全回来了,跟张邈见面,两个大男人忍不住都流了眼泪。
能把家人的性命相托付,可见曹操对张邈的信任之深。
然而,人心终究是隔着肚皮的。张邈对曹操本人没什么意见,可他还是担心有朝一日,曹操顶不住袁绍的压力,会对自己下手。毕竟现在曹操是兖州牧,而陈留郡归兖州管辖,所以张邈也算是曹操的下属。况且曹操眼下的实力比张邈强得多,假如曹操真的要杀他,张邈是无力抗拒的。
心里藏着这种疑虑和恐惧,一个人就很容易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而吕布的出现,又在客观上加剧了这种恐慌。
事情源于吕布从袁绍那儿逃出来后,路过陈留,跟张邈见面。两人不知道聊了些啥,临别时都很激动,据说还“把手共誓”了,就是拉着手一起发誓。至于发的什么誓,史书无载,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袁绍很快就听说了,顿时气得七窍生烟——这两人现在都是他的敌人,他们居然“把手共誓”,那能有什么好?
在袁绍看来,他们发的誓八成就是针对自己的。
不久,张邈也得知了袁绍暴跳如雷的事,心里越发恐惧,总怀疑曹操迟早会屈从于袁绍,把他给干掉。就在张邈神经最紧张、心理最脆弱的这个时候,陈宫的出现,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三国演义》里,陈宫之所以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且毫无悔意,陈宫恨他是“狼心之徒”。而在正史中,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同样也是因为曹操的残忍和嗜杀,只不过跟吕伯奢无关,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叫边让,兖州陈留人,也是当时的名士和大儒,与孔融齐名。他曾任九江太守,后辞官还乡,因看不惯曹操的为人,便多次放言讥讽。曹操一怒之下,就把边让和他的妻儿全都杀了。
此事引起了兖州士大夫的震恐,也引发了陈宫的义愤和不安。
据史书称,陈宫的性格是比较正直刚烈的,就这一点而言,《三国演义》写得倒是没错。所以,陈宫不免担心,以自己的性格,恐怕迟早会得罪曹操,步边让之后尘。
而有这个想法的人,远不止陈宫一个。比如同为曹操谋士的许汜、王楷,还有张邈的弟弟张超(时任广陵太守)等人。大伙经常聚在一块儿吐槽,自然越说越愤怒。恰在此时,曹操东征陶谦,兖州空虚,而四处跳槽无从落脚的吕布,也刚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于是,陈宫等人一拍即合,决定拉张邈入伙,然后推吕布上位,大家齐心协力灭了曹操。
就这样,陈宫找到张邈,对他说:“如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你据有一郡之众,身处四战之地,抚剑四顾,足以成为人中豪杰,却反倒受制于人,岂不是没有出息?眼下大军东征,州内空虚,而吕布又是一位猛士,英勇善战,若暂且推举他,与他共分兖州,而后静观天下之变,这正是纵横捭阖之良机也。”
张邈被说服了,同意入伙,一个反曹同盟就此成立。
西班牙国家德比,世界足坛最伟大的对决之一。北京时间4月11日凌晨,西甲第30轮,皇马主场迎战巴萨。本泽马和克罗斯连进2球,明格萨为巴萨扳回1球,卡塞米罗染红,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