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内地娱乐 >

致青春 随笔三百字「青春主题的随笔」

2023-10-30 08:40:58

青春年华,转瞬即过。

九月一日大雨中。报道后的第二天上学,才看清楚了坐在我前面的两个女生。一位稍微有点胖胖的,另一位是瓜子脸的女生,看上去有点腼腆,留着一个马尾辫。后来这两位女生一直是我们班的前几名,初中三年,我都是在和她们两人的竞争中一路学习走来。虽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但是很快就交到了我的新朋友。除了前面提到的经常一起上学放学的光明,还有一个涛子,性格直爽,敢做敢说,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的和前面的两位女生也熟悉了起来,瓜子脸的女生我就称呼她为静静吧,微胖的是蓉蓉。第一次认真的看到她,就感觉,哎呀,好清秀纯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发现静静学习特别认真,每每课件休息的时候还坐在位置上写作业,而我属于调皮的那一类[捂脸]。静静当时有颗牙齿不是太好,每次看她笑的时候都是掩面遮着嘴,这个印象我现在依稀记得,后来去做了牙齿整形,一下子又靓丽了许多。青春期的萌动,爱美之心就油然升起了。后来就喜欢跟静静一起问学习的问题,静静的英语特别好,尤其的好,还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当时真是又是羡慕又是崇拜,想着咋能就把英语学的那么好呢,毕竟在进入初中之前,我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打过交道。静静和蓉蓉是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每看到都是她们两人在一起的身影。很快我们班主任薛老师安排我们一次秋游,去淮安周总理故居和周总理纪念馆。现在想起来我们那次出行去的大巴车,九十年代的大巴车,感觉都会散架的那种,大家都把窗户开的大大的,那车速带来的风吹到脸上也不觉得难受,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喜悦中。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国道的质量也不是很好,我们一路开了有三个多小时才到了淮安。第一站总理故居,大家整齐的听着老师安排进去观看。去年秋天从老家回来的,再次从淮安走,又去总理故居参观了,里面的内容更多了,更详实了。偶然还能想起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那时候淮安是县级市,淮阴才是地级市的名字,我们还去看了镇淮楼,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淮阴侯韩信的故事。不过更多的我还是喜欢跟静静在一起,哈哈哈,真是青春年少的时候。想来我的好人设也是在哪个时候慢慢建立起来的吧。到总理纪念馆参观的时候,就比较宽敞了,不过那时候只有纪念馆和周围的湖,现在纪念馆里的总理铜像和复制中南海的海棠,兰花厅等等建筑和树木都是没有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