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沧浪之水》
作者:阎真
字数:37.7万字
.
01【前言】阎真的这本《沧浪之水》,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看的官场小说,没有之一。
这本书,在豆瓣热门官场小说排行榜上位居No.1。
在书中,作者运用诙谐幽默、又略带黑暗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官场职场那些实实在在存在着,却不能广而告之的潜规则。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揭露了人性与社会的博弈,道出了酸甜苦辣的戏谑人生。
“我一辈子的经验就是不要做xia子,要把事情看清楚;也不能做long子,该听到的信息要听到;但要做哑巴,看到了、听到了,心中有数就行了,可千万别张口说什么。”
关于我们这张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非常有趣的说法。
在西方,有人说造物主在创造万物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唯独创造了一张嘴巴。
在我们充满无限智慧的东方,有一句古话儿是这样说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仿佛这张嘴巴生来就没干别的事儿,尽给我们惹麻烦了。
所以这张嘴的一开一关、一闭一合,体现了人生关于“度”的智慧。
少说多做,谨言慎行,用好了这张嘴,真的会为人生加分不少。
用不好这张嘴,它就会成为你人生向上的绊脚石。
“在圈子里待久了,我形成了一种看人看事的眼光,就是从利益关系去分析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这是最可靠的,而友谊人格和道德的眼光,都不太牢靠。”
社会很现实,人见了面都热情得不得了,其实全靠你来我往,才能把面儿上的热情维持下去。
所以,这样看来,人更现实。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生意人,你只需往他面前一站,他心里的那杆秤就把你的分量称了,然后决定在你俩之间采取哪一种姿态。
这就好像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描绘的那种人:天生工于算计,生来就在耳朵上搁一支笔,心头放一瓶墨水。这世界上的一切,在他的眼里只是加减乘除而已。
有人说,三辈儿之外的血缘关系是当今世界最无情的道德绑架。
对他们来说,朋友?敌人?都不存在?
只有利益才是最强的关系纽带,才是人人挤破头皮都想进入的生存空间。
“一个人在精神上再坚挺,也不能创造一套价值来对抗潮流,而只能像浮萍一样被裹挟着,随波逐流。”
从人性的角度讲,我们都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本能地从自我的立场去评判一切,本能地去排斥那些对自己不利,与自己价值观不相符的东西。
但你创造的那套所谓的价值体系,就像生过孩子的女人的乳房,从来都逃不过地心引力的自然法则。
很多人就像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而不是盲从权威与先例。
比如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血性未凉、义气方刚,满脑子都是所谓的书生意气。
在他们眼里,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鱼龙混杂,表面上漂着权钱名利的油星儿。
他们吊着自尊,不耻于用世俗的方式走完这一生,决定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殊不知,清高和善良一样,在某些场景下是懦弱和无能的一种好听的说法。
它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清而不高,白白给人做了垫脚石,到头来一事无成、一无所依、一败涂地。
这个社会天生讲究一种社会规则,而不是你主观构建的规则。
当你处在既定的环境时,你不能对抗,因为你对抗的不单指哪一个人。
什么时候,你的棱角磨平了,服从了大趋势,你才会踏上飞黄腾达的列车,不会被甩出局。
而当你真正领悟到地心引力法则的时候,只会后悔醒悟得太晚了,当初就不该做那朵不谙世事的白莲花。
“一千条一万条,把决定你命运的那个人伺候到位了是第一条,关键人物只要一个就够了。钻到他心里还不够,别人也会钻,你要钻到他的潜意识里去。”
社会是矛盾的统一体。
一个人想在官场职场混得风生水起,就需要抓主要矛盾,集中优势攻坚关键人物。
因为你能够得到的利益,是按照你与核心人物的关系来确定的。
核心人物手中有若干顶帽子,而帽子底下有一切。
你与他走得近与不近,往往从你为他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儿就决定了。
而且这样的机会,只需要一次也就够了。
办妥了,就走近了,自然而然你就成了他的人。
你们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秉持着交换的原则,帽子底下的很多事情便心照不宣。
世界就是这样,有时候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女人需要的是这个男人,男人需要的是一个女人。”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男人与女人眼里,情感这个东西具有不同的意义。
大部分女人,就像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描述的那样:想象力敏捷,一眨眼功夫就能从爱慕跳到恋爱,再从恋爱跳到结婚。
她们将男人当做世界的全部,一旦扎进了感情的漩涡里,便两眼昏花、头昏脑涨,没了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恋爱的女人,有时候只认死理,智商几乎为零。
而对于男人而言,他还有很多其他关系及重要事务,男女关系只是属于次要的事情。
一个男人之所以对一个女人产生好感,首先是征服欲与感官的满足。
这也是为什么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提到的,当男人彻底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所以,抛开性别,当一份情感摆在我们面前时,千万不要自溺而不自知。
“孔子是讲君子小人的,可市场和权力场只讲强者和弱者。孔子死了,高贵和卑贱的区别,已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抹平,而强者和弱者的差异却如此明显。”
社会规则就像小孩儿手里的一块橡皮泥一样,可塑性太强。
今天与明天,规则都有不同的形状,关键就看谁来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地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社会原本没有那么多潜规则,人与人相处得多了,就形成了潜规则、金科玉律。
比如,当一个人发现虚伪比实诚好使的时候,人便不再因为虚伪而有强烈的负罪感。
而这样的人多了,大家一起虚伪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只是按照规则办事罢了。
所以,有一些人看透了这一点,就放下精神上的高贵,游走于关键人物之间,如鱼得水,春风得意。
从此,他成了高段位玩家,每天清晨醒来,都在向关键人物迈进。
“生活就不怕你跟它赌气,反正输的人是你。”
生活就像一个黑洞,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指引着你前行。
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蹉跎了四年大学生活(有的甚至再搭上3年研究生时光),终于毕业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所有的步骤,就像解方程式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
然后,再看着下一代重复着自己走过的轨迹。
这条轨迹,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条全新之路;但对于过来人来说,好像又再熟悉不过。
生活像一个舞台,每个阶段该念什么台词,好像都被事先设定好了。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走上舞台,演好自己的角色。
有时候,你会感觉生活就是一场温柔的小骗局。
它给你设下障碍与规则,看似坚不可摧;但等你攻克了,就会像哄小孩一样,摸摸你的头,给你点甜头。
所以,我们对待生活,学会了装聋作哑,从此做它的顺民,拥有了一个东拼西凑的身份。
时间久了,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悲伤的结论:我变得粗俗了,丧失了批判性精神,也失去了作为人应该有的细腻情感。
其实,人在同生活博弈中,所能赢得的,无非是见识和记忆。
你得到什么样的见识,你留存什么样的记忆,你在临终之际如何回忆你的人生,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与这个世界相处。
写完这篇小文,感觉略带压抑。
漫漫人生路,你可能会心想不成,爱而不得,求而不遇,处处碰壁。
但就像罗曼.罗兰说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愿我们都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尽千帆,依然敢于做自己的英雄。
/
往期精彩内容:
停止无休止地刷短视频!多做这5件事情,悄悄拉开与同龄人的差距
你真的会独处吗?独处时必做的17件事情,悄悄惊艳所有人
豆瓣9.2| 性与爱并不羞耻,读懂了这部生命血书,你就明白青春的意义
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收获别样的人生
这本书堪称男人圣经,教你从稚嫩走向成熟,读懂人生规则
Hi,很高兴认识你!
欢迎关注「MissRiddle爱读书」
自我提升|读书分享|健身自律|野蛮生长
在成长路上,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
原创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西班牙国家德比,世界足坛最伟大的对决之一。北京时间4月11日凌晨,西甲第30轮,皇马主场迎战巴萨。本泽马和克罗斯连进2球,明格萨为巴萨扳回1球,卡塞米罗染红,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