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类小说早在上学时就已经读过,只是那时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也没读出多少感觉,权当看了热闹,以至于书名都忘记了。今年得益于领导的推荐,又读了两本,阎真的《沧浪之水》和王跃文的《国画》。
不得不说,不同生活阅历的人读同一本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的思考角度和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感受是基于我目前浅短的人生阅历而得来的,所想所得可能若干年后再回头来看会觉得幼稚,就如现在翻看刚毕业的那段日子写的工作感悟,觉得天真,稚嫩。
正如《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在经历了刚入机关的小人物到一厅之尊,回头看自己最初的对官场不屑一顾,对世俗规则的鄙视是多么的幼稚。
沧浪之水
首先读完的是《沧浪之水》,竟然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打开每一页都是一幕幕活生生的场景,不由得将自己代入角色,进入情景,仿佛自己就是那卑微无助,厌恶世俗,看不惯官场的池大为。大为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蜕变,无疑是纠结的痛苦的。最初的他是正直善良的,能够做到将自己本不多的工资拿出来给乞讨的老人看病,并且还在机关里组织募捐;最初的他是坚持正义,感觉挑战权利的,正因为如此才得罪了厅长,被贬职,发配到研究院,远离权利中心。从此他爱上了围棋,也结识了一路指点自己的老办事员。他热爱简单的生活,他不屑于成为"猪人",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以为人夫和人父的他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下去,于是便大彻大悟,一点一点地变得功利、物质和自我,甚至有几分已阴险,臣服于自己,习惯适应规则并学会很好地运用规则,走到了权利的中心,并成为了马厅长的亲信,从此平步青云。
然后读的是《国画》,主人公朱怀镜一出场便是官场上小人物,人物形象也与池大为不同,朱怀镜虽是市机关的小人物,但也是从基层一路爬上来的,深谙官场之道。并未展示出过分的自我心理斗争,而是借助朋友的佳作并运用一点官场交往的技巧便逐步靠近了权利的中心任务。《国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尽情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文中又加入寺庙主持以及裱花师讲述的古官道的传说,使得文中描述的场景犹如三水画,文中展示的人文情怀还带有很大的中国风,正是对应书名《国画》。
中国风彩
书中的人物结局也是令人感慨万分,形形色色的人最终都有自己的命运。人人都想着改变什么,但最终改变的只是各式各样的人们为了金钱的利益而做出的各种各样的牺牲,这一切,我觉得现在社会中依然存在。李明溪和曾俚的命运悲惨,给人深刻的映像,我想现代社会中李明溪式的人受到院长的排挤,这种现象应该很少见了,但社会对曾俚这样的敢说真话,针砭时政的容忍还是有限。
这次读完这两本书,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人物命运的起伏,不仅仅是感叹官场斗争的激烈,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浅短阅历去思考书中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东西不虚假,不夸张也不过时。在我们身处社会这个大圈子里,往往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不想碌碌无为一生,就只能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生活中那些世俗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察言观色的技术,我们是应该学会并积累的,可以不去刻意溜须拍马,但必须能够看得懂,看得透彻,我想这些东西只要自己有意识的去注意和积累,性格内向的人也是可以学到的,只要肯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另外,书中小人物跟大人物讲话的细节,内心活动也很受用,工作中我们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也可用到,语言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另外要善于抓住领导的思路方向,以及领导一言一行的暗示,了解领导的喜爱,知道领导的忌讳,讲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对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我也是这次看书才突然意识到并想着去提高的。通过读这两本书,我又捡回了上学时读书的习惯,毕业这几年没有坚持读书,也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好在现在又在路上了,为时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书读的多了,会发现,工作和生活中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那些我们苦苦寻找的答案,其实就在某一个读书的瞬间就出现了,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
西班牙国家德比,世界足坛最伟大的对决之一。北京时间4月11日凌晨,西甲第30轮,皇马主场迎战巴萨。本泽马和克罗斯连进2球,明格萨为巴萨扳回1球,卡塞米罗染红,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