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内地娱乐 >

聊斋死僧译文「聊斋志异死僧」

2023-09-16 08:34:38

感谢关注和留言,为您分享不一样的志怪故事。

话说,有两个西域来的僧人,一个将去五台山,一个要上泰山。他们的服色、相貌、语言等,均异于中国人。

《聊斋志异图咏》之西僧

他们曾对人说:“东行路上,经过火焰山,峰峦叠嶂,烟气蒸腾,酷热难耐,如同身在一个巨大火炉之中。凡要通过此山,必须要等下过大雨之后,天气稍稍转凉才能通行,行路途中,务必聚精会神,凝视地面,轻步缓走。倘若一不小心误踢了山石,石缝中立刻就会喷出火焰,将人灼伤。还要穿过流沙河,河中央有座水晶山,高崖耸峙,直插云霄。四面山峰晶莹剔透,清澈如水,与长空融为一体,若有若无。山中有一道关隘,仅容一辆马车通过,隘口盘旋着两条通体雪白的巨龙,龙鳞鳍鬣透亮如水晶,与山峰同色,它们口角相对,把守着关口。凡要过关,须要先拜神龙,神龙允许通过,就会张开巨口,这时才能过关。”

于受万《聊斋全图》之西僧

人们听了惊奇不已,他们又说:“我们在路上走了一十八年。当年出发时共有十二人同行,等来到中国,却只剩下我们两个。西域传说,东土有四大名山,分别是泰山、华山、五台山、珞珈山。口口相传,这些名山中遍地黄金,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住在山中,凡是能登临名山,就可以成佛,得享长生不老。”

听这两个和尚的口气,就像东土钦羡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倘若他们途中遇到东方去往西方游历的僧人,互相交流一下本土的事情,必然会相视而笑,也互相免除了万里跋涉之苦。

好在我们有一部《西游记》,西方却无人写一部《东游记》,若有,这些东行僧人恐怕看得是《马可波罗游记》,才会生此痴心幻梦。可叹的是,玄奘法师西行,为的是取回真经,普度众生;西域僧人东行,为的是遍地黄金,证佛长生。

又有一位云游道人,这一日天色已晚,就近寻到一处乡野寺院投宿。

眼见僧舍房门紧闭,他回到大殿找了个蒲团,回到廊下盘腿坐下,打坐用功。

夜色四合,寂静无声,耳边忽然传来门扇开阖的声音,转眼间,一个浑身血污的和尚走了过来。

和尚似乎没有看到道士,道士也假装不见。

只见和尚径自步入大殿,登上佛座,抱着佛像的头着魔似的笑了起来,很久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于受万《聊斋全图》之死僧

次日,道士见僧舍的门户没有开启过的痕迹,心下觉得奇怪,当即找到附近的村子,向村民转述了昨晚所见之事。

村民们聚起数人,一同来到寺院,打开僧舍一瞧,这还了得,只见和尚倒毙在血泊之中,身下血迹已经凝结发黑。又见房内一片狼藉,像是被人翻箱倒柜搜找过,显然是被强盗入室劫杀。

众人疑心和尚的鬼魂笑得蹊跷,转而来到大殿上,有大胆的村民攀上佛像一看,果见佛首后面有一道细微的裂痕,用刀撬开,里面竟然藏着三十多两银子。

众人这才明白他为何得意大笑。事后用这银两,将他好生安葬了。

聊斋先生曾说,有句谚语叫‘财连于命’。果然不假,人们通过俭省悭吝来聚敛财富,连我都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和尚更不会知道,大家都不过是痴人一个,终究不会明白一个人一心只为敛财守财会变成什么样子。

活着时不舍得享用,死后还要回头发笑,多么可叹可悲的守财奴。佛说:“一文带不走,只有孽随身。”就是说的他这种人吧!

有人凭着一句道听途说,不辞万里之遥,十数载之功,丧十条人命,只为来到中国登名山,成正果,享长生。有人为了身后事也好,子孙福也罢,或为了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攒下没命花的财富,临了还沾沾自喜。

世间多流俗,你我皆痴人。

来源:素材选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